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中考试题 >

以事走郊外示友陈与义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以事走郊外示友陈与义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陈与义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注】屑屑:劳瘁匆迫的样子   (1)简要赏析颈联“瘦”和“微”两字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①“瘦”是“消瘦”之义,“微”是“微小、模糊”之义;②此处还含有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用天地之大来反衬作者自身的渺小;③表现出作者因漂泊在外远离故乡、前途渺茫壮志未酬而产生的苦闷之情。   【解析】考查炼字和表现手法,难度较大,宜结合情感作答。属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考生须准确辨认目标诗句中的表现手法,并结合诗歌意境大致解出两个关键字的含义,方能正确作答。   (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作者在诗中描写了二十九年来壮心未酬的惆怅与漂泊在外背井离乡的现状;②通过对鸿雁、乌鸟等意象的描写,运用拟人、夸张、反衬等多种表现手法;③表现出诗人因漂泊在外远离故乡、前途渺茫壮志未酬而产生的苦闷之情。   【解析】考查诗歌的题材和情感。属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首联,诗人写自己多年来依旧难以实现心中理想,表现诗人内心壮志难酬的苦闷。颔联,表现出诗人没有功成名就,却仍要奔波的无奈之情。颈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天地如此广阔而我却如此渺小。诗人夸大天地境界,以巨大的悲凉之景反衬自己的渺小孤单。在夸大的环境之下犹显自己渺小这表达诗人因前途渺茫而悲叹愁苦的心情。尾联,诗人写自己客居他乡,体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以事走郊外示友陈与义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陈与义对自己的生命历程频频关注,进行冷静的思索,诗中有很多对生命所经历的客观时间较精确的计算: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以事走郊外示友》)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赢马帝王州.(《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约卜一丘用韵寄元东》)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小儒五载忧国泪,杖藜今日溪水边.《同范直愚单履游浯溪》第一首诗是诗人于政和八年(II18)冬十一月除辟雍禄时作,此时诗人二十九岁。四年的开德府教授生涯使诗人倍感失意,政和八年冬授辟雍禄,此官亦很卑微,不足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回想二十九年来对理想苦苦追寻的生命历程,诗人禁不住发出“二十九年知己非”的仕途失意之慨。第二首诗作于宣和二年(1120)春,按诗人自政和六年八月解开德教官任来京,到现在已三年有余,举成数故言三年。四年的开德冷官,三年的在京微职,两个表示时间的数字的连续运用,融注了诗人无尽的仕途失意的苦闷情怀。七年的冷官生涯使诗人的内心无限悲凉,此时正逢母亲生病,于是诗人有了奉母奔汝州的打算。第五和第六首诗也是诗人避乱南奔时作,漫长的五年里既有贬谪的苦闷一一“臣子一谪今五年’’,又有身遭战乱的悲情——“小儒五载忧国泪”,时间“五年”蕴含了深沉的仕途失意之慨和乱世沧桑之悲。陈与义对时间如此的精心计算,是他对自己生命历程认真审视的结果,岁月流逝,①白敦仁《陈与义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第l版,页995@《次舞阳》,同上,页4017洞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事业无成,理想无望,更兼遭乱悲辛,漂泊不定,诗人的心情是焦灼的,于是诗人对时间的关注非常的频繁,对极短的时间段的生命经历频频慨叹,又如“去年梦陈留,今年梦登州”(《登城楼》),“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重阳》)等,这些正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反映。陈与义在诗篇中往往感伤白发、慨叹衰老,诗中有很多如“白发一、“白头”、“白首”、“老夫’’、“老身”、。老”之类的词语:梦断头将白,诗成叶自黄.(《(西风》)世事纷纷人老易,春阴漠漠絮飞迟.(《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千里空携一影来,白头更著乱蝉催.(《(邓州西轩书事十首》其二)归嫌简斋陋,局促生白头。(《登城楼》)一身从白首,随意答乾坤.(《道中书事》)老夫元耐事,淹速本无期。(《泊宋田遇厉风作》)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书生投老王官谷,壮士偷生漂母家.(《清明》)诗人感叹个体生命的迅速衰老,这不仅仅是在生理方面对个体生命的认识,更是诗人对自我生命价值难以实现的惋惜。人生何其短暂,价值的实现又何其漫长和艰难,再加上身逢乱世,更增添了诗人心中的无奈、悲凉与愁苦。 (责任编辑:86zhaok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