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自学考试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2)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液体也能拉丝,比如鸡蛋清被上挑时就能拉丝,而且还能看到拉出的丝断开的一瞬,像橡皮条那样稍有收缩。用筷子挑山药汁,以及婴儿流的口水,情况也都相似。
                                                      (取材于王振东《漫谈液体的拉丝现象》)
1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蚕丝是拉出来的”的一项是(3分)
A 蚕把丝液粘到稳固的物体上,头按∞字形左右摇摆。
B 蚕通过嘴上的“调节口”对丝液的流量进行调节。
C 猛拉作茧的蚕体,会看到蚕腹中出现一条透明结实的丝线。
D 人们模仿蚕,用拉伸的办法制造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
20.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蚕把丝液都拉成丝线后,再用丝胶把丝线粘在茧的内侧,就做成了茧。
B 当鲜藕被掰开时,藕中的黏液被拉成了丝,这也属于“牵引凝固”现象。
C 拉力作用使丝蛋白链状分子产生变异,从而在分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结合力。
D 以蜘蛛丝为原料制作的防弹服,即使在严寒天气中使用也能保持良好性能。
E 从文中所引的唐宋诗句可以看出,古人早就明白了蚕与蜘蛛拉丝的道理。
21.请概括产生“拉丝”现象需要的条件。(2分) (责任编辑:86zhaokao.cn)